十一西安家居卖场格外努力 今年家具销量比建材旺
“十一”国庆黄金周作为2018年度最重要的家居促销节点,自然各大卖场都非常看重。这个十一买赠、抽奖、现金减免、请明星……7天时间家居卖场热闹异常。犹记得去年国庆淅淅沥沥下了好几天雨,因为天气原因各大卖场均表示销售较平稳,没有创造巅峰。今年十一秋高气爽,西安主流家居卖场销售情况如何?与往年相比有哪些不一样,消费心理变化如何?为此,华商报报记者对西安主流家居市场做了调研。
国庆节家居卖场人流量大 部分卖场销售同比去年有增长
国庆期间,西安各大家居卖场均有不同主题的优惠促销活动。居然之家推出“国庆盛宴”促销活动,红星美凯龙推出“团尖货年度巅峰大促”促销活动,大明宫建材家居推出“”宫“成”明“就 大宴天下”25周年庆促销活动,三森家居建材城推出“盛惠中秋国庆”促销活动。这些主题促销活动以及大力度的补贴确实给卖场带来了不少销量,同时也让消费者享受到了真正的实惠。
国庆节期间华商报记者走访西安几个主流家居卖场,大明宫、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三森等卖场发现,各大卖场人气火爆,购物排队交钱的现象很常见,不少消费者不仅买了家具还领到了电饭煲、空调、现金红包等奖品。
据了解,居然之家旗下各门店均由不同幅度的增长,2018年新开的门店也创下了销售记录;红星美凯龙太白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2%;红星美凯龙辛家庙店销售额同比增长31%;大明宫建材家居销售额同比增长30%;三森家居建材城也表示今年十一销售远好于去年同期。除了主流综合卖场,如韩森寨、和记万佳、西部家具城等平价卖场十一人流量也比较大。
“不可否认十一确实是家居行业的促销旺季,消费者已形成金九银十装修季的观念,不少消费者趁着十一实惠买家居用品,同时秋季装修人多,促成了十一的销售。”三森家居建材城营销负责人葛世俊说。
据多位家居代理商透露,大卖场的销量还可以,但是一些中小型卖场的销量同比去年是下滑的。主要是大卖场更有营销意识和造势能力,中小卖场受这两年的市场形势影响较大,今年更没有能力做大型促销活动。
家具销售量高于建材 精装房时代来临建材压力越来越大
“虽然今年家居卖场的销售比去年更好,但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建材销售略有下降,尤其是跟家具相比,建材不如家具。”居然之家西北分公司运营负责人介绍。除了居然之家,三森、辛家庙红星美凯龙的企划负责人也有这样的感觉。
各卖场均表示今年家具销售比建材好,建材的销售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瓷砖、卫浴、洁具、木地板、木门等基础建材。不止国庆期间销售不尽人意,整个2018年都面临非常大的销售压力。
居然之家西北分公司运营负责人表示,今年家居卖场在营销方面下的功夫很大。精装房的交付比例逐年提高,在此市场环境下,使消费者对于建材单品的需求逐渐减少。另一方面,近年来装修公司推出的拎包入住装修也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这样建材的市场又小了一些。随着精装房时代越来越近,未来建材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建材行业的洗牌和创新也越来越近。
品质环保服务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产品设计也是重要卖点
“十一家居便宜实惠是一方面,但这东西毕竟要长期使用,质量不好也不行,还有就是环保很重要。当然售后服务不能忽视,专业的产品需要专业人士维修,所以价格不是吸引我来的唯一原因。”消费者孙先生说。
往年消费者对于家具的选择很大比例上看中的是家具的价格,今年的消费数据显示,商品的价格已不再是主要因素,反而品质、环保、适售后也有很大的占比。 首先,健康环保理念的普及,使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开始注重环保因素,一些有环保理念的产品逐渐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其次,家居消费群体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消费主体逐渐年轻化,这一消费群体在选购商品时除了对于家具品质有追求外,还考虑家居美学元素,产品的设计感也成了消费者选购商品的因素之一。
“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并非一成不变,如何在多变的环境中准确抓住消费者的脉搏,才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优惠促销只是聚集消费者的手段,环保品质加上优美的设计才能留住消费者,获得市场先机。”大明宫建材家居相关负责人表示。 华商报记者 千朋茹 郭全良
阅
西安两大家居店倒闭,再次吹响警示的哨声
大材研究,首席分析师:邓超明,泛家居老板经营内参,经理人每日读物,经销商店长生意参谋,导购实用攻略
据“华商网”的报道,5月17日上午,多名在西安市南二环东段博同国际家居订购家具的顾客赶来讨说法,销售人员称公司已倒闭。
该文章里的信息要点包括:
1、博同国际家居,即原来的一统国际家居。店里已经搬空,非常凌乱,店门口贴着的一个联系人的电话也一直打不通。
2、店面聚集数十名在此购买家具的顾客。
3、购买家具仍未交付的顾客少则1到2万元,多则十几万元。截至5月17日下午5时,据自行统计,受害者近百人,总金额850多万元。
此外,还有位于西安北郊的佐拉国际家居名京九合院店,也于5月17日突然人去楼空。
在佐拉家居购买家具仍未到货的顾客已经有100余人,大多数人都是付了全款,金额从几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总金额上千万元。
两家公司都有同一人持股,同时还有其他合伙人。
客观来讲,实体店的关停可能每天都在发生,但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主要是那些没有兑现货品、收钱后没办事的门店,尤其是家居建材店、装修公司。
如果倒闭,就会引发客户的集中投诉举报,甚至起诉。
毕竟,家居类店面涉及的金额比较大,少则数千,多则几十万,大多都是几万元,这个损失对消费者来讲,是比较大的。
在围观者眼里,可能就是两家店的停业,而发生在具体客户的身上,就是一笔辛苦赚取的收入不翼而飞,钱货两空。
这种现象值得高度警惕,尤其是在当前的特殊环境下,经营的谨慎性与稳健显得尤其重要。
大材研究认为,对行业的警示意义重大,值得深思:
一是受疫情影响,导致部分地区的业务开展相对困难。能不能找到出路,决定了下一步的存亡。
千方百计寻找出路,已是部分商家的重点工作。传统优势业务、优势渠道可能还有价值,就需要继续做强。如果价值不明显,无法满足运转需求,只能及时行动,开发新出路。
二是大家居行业的竞争加剧,有些品牌一年要关上千家店,再开上千家新店,整个行业加总,关店量或在数万家,能不能超越同行,抢占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需要冷静理性评估个人能力、团队能力与掌握的资源。
三是利润空间微薄的价格战,肯定无法持续,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危机。流量型的低利润产品+主推的高利润产品,尤其是套餐组合,必须有起色。
四是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停止其他投资,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
如果还期待着,新的投资可以获取更可观的收益,然后把家居客户的货款挪作他用,是极其危险的做法。
五是重视每一个客户的服务与价值挖掘,从咨询到服务做到极致。即使付出远超以前的精力,也值得去做。
服务好一个客户,就可能低成本地带来新客户,这是帮我们扩大收入、降低成本的有效办法。
六是老客户资源的维护与激活,可以成为当前企业的重点。
通过提供回访、免费维修、清洗、除螨、咨询等多种服务,配合老客户感恩等活动,争取其中的转介绍与复购。这种做法的投入成本很低,但回报可能不错。
七是千方百计扩大流量资源,异业联盟、线上资源等,能够低成本去做的,都值得大力去做。我们已经看到有些商家,粉丝很少的情况下,直播居然能转化几个订单。
八是团队要全部动起来,通过晨夕会、团建、相互鼓励、读书会、社群交流、奖励会、激励调整等多种形式,提振士气,激发信心,保持激昂的斗志。
整个团队一起努力,学习优秀者,发现各个角落里的销售线索,并全力转化。
无论任何时候,关店倒闭都是不恰当之举。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提前设好风险红线,确保精力培育的事业能够持续下去。
此外,我们换个角度看,无论是博同,还是佐拉家居,知名度都不是特别响亮,依然可以获得上百的客户签单付费,可见市场需求还是存在。即使中小品牌,依然有机会获得订单。
但为什么这两家公司又无法正常运营,要采取搬空停业的极端措施?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低价卖货,而工厂进货价并没有降,导致利润微薄,无法弥补亏损,承担不了人员开支、店面租金等成本,导致资金链断裂。
也可能收入已无法支持整体的运营,即使投入货款支撑运营,但依然难以为继。
或者将资金用到其他地方,导致无钱进货,影响了货品交付,无法对客户交待,最终采取了极端措施。
无论是何种原因,极端措施都是不可取的。如果无法解决问题,最终可能承担法律责任。作为大家居行业的商家,即使并非恶意为之,走到这一步无疑背离了创业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