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背后的故事:徐州博物馆金缕玉衣,中国最精美的金缕玉衣
去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的人一定对位于云龙山脚下的徐州博物馆印象深刻,即使没有去参观过,也一定听说过它的名字,因为徐州博物馆不但是一处4A级旅游景区,还是一座拥有古墓和皇帝行宫的博物馆,在国内众多博物馆中独一无二。
徐州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的原址是乾隆皇帝1757年南巡时的行宫旧址,这是一座建在皇帝行宫上的博物馆,所以徐州博物馆本身就是一处历史文物遗址。在博物馆南门左侧是徐州汉楚王墓群的一部分——汉代采石场遗址,这座采石场是我国汉唐之前惟一一处古代采石遗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总数在官网上并没有作介绍,但是目前博物馆中对公众展出的文物总数将近5000余件,并且很多都是国之重宝。在博物馆的古彭千秋、大汉气象、天工汉玉、汉家烟火、金戈铁马和俑秀凝华六个基本陈列展中,天工汉玉陈列会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展厅中不仅展览有玉璧、玉佩等,还有玉棺和玉衣等国宝级的文物。徐州博物馆里同时展览着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这在全国的博物馆中独一无二。
徐州博物馆导览图
徐州博物馆金戈铁马展厅
徐州博物馆天工汉玉展厅
博物馆中的金缕玉衣出土于徐州狮子山楚王陵,他的主人就是西汉楚王刘戊,这件金缕玉衣的背后,隐藏着楚王刘戊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建立大汉王朝的刘邦排行老三,所以史书中记载刘邦也叫刘季,他上面有两个哥哥,大哥刘伯和二哥刘喜,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刘交。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后,将他的四弟刘交封为楚元王,封地就在彭城,也就是现在的徐州。刘交死后,他的次子刘郢客被汉文帝立为楚王,是为楚夷王,刘郢客死后,他的儿子刘戊被封为楚王。徐州的狮子山楚王陵的主人就是西汉楚国的第三任楚王刘戊。
徐州汉文化景区
徐州汉文化景区
史书中关于刘戊的记载不是很多,《史记》中关于刘戊的记载只有不到70个字,《汉书》中关于刘戊的记载也差不多,也就五六十字左右,但是通过短短的一段文字记载,我们还是大体上能够了解到刘戊的一生。
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高祖刘邦的爱妃薄太后去世,举国服丧哀悼,但是刘戊“为薄太后服私奸”,意思是在服丧期间不但饮酒作乐,还公然有淫乱行为。被人告发后,汉景帝念在和和刘戊是自己堂兄弟的份上,没有杀掉刘戊,但是下旨收回楚国的东海郡,进一步削减了刘戊的封地。
汉景帝三年,因为不满汉景帝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决定,吴王刘濞带头发动了历史著名的“七国之乱”,刘戊因为自己封地内的东海郡被收回也一直耿耿于怀,所以联合吴王刘濞积极参与了叛乱。汉景帝派大将栾布和周亚夫参与平定叛乱,只用了不到三个月,这场叛乱就被平息,最后参与叛乱的七国之王全部被杀,包括楚王刘戊。
狮子山主峰
狮子山上
狮子山楚王陵地宫入口
狮子山楚王陵地宫入口
狮子山楚王陵墓道
狮子山楚王陵墓道
楚王刘戊雕像
刘戊死后,被家人匆匆葬于狮子山楚王陵,可能是汉景帝仍然念及亲情,并没有过多追究刘戊的罪过,所以刘戊死后仍然按照诸侯王的规格下葬,这也是后来楚王陵中出土了众多文物的一个原因,在楚王陵出土的文物中,这件金缕玉衣无疑是规格比较高的陪葬品之一。经过修复后,这件玉衣由头罩、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裤管等十几个部件组成,所用玉片的总数为4248片,用于穿缀玉片的金丝一共重1576克,这件金缕玉衣是目前中国出土的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美的玉衣。
楚王刘戊的金缕玉衣
楚王刘戊的金缕玉衣
楚王刘戊的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局部
在刘戊葬于狮子山楚王陵一千四百年后,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著名文学家文天祥来到了彭城凭吊楚王,那时候的楚王陵已经是蒿草丛生、阙楼消失了,所以文天祥在诗中写道:
我游彭城门,来吊楚王阙。问楼在何处?城东草如雪。
文天祥只是看到了一个荒凉的楚王墓,殊不知,在长满蒿草的土堆之下,埋藏着一座规模巨大、结构独特、陪葬有众多精美文物的地下宫殿。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xiaoyao游天下
解密建文帝与武定狮子山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武定狮子山,以山型酷似伏卧的雄狮而得名,因自然风光雄险奇秀、民族风情浓郁独特、历史文化悠久灿烂而被誉为“西南第一山”。在西南地区数不尽的名山大川中,狮子山为何能以“西南第一山”自居?除了山上那座佛教底蕴深厚的正续禅寺,还与明朝历史上那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迷案有着很大关系。
最初,狮子山正续禅寺为蜀僧朝宗于公元1311年首创,1315年印度高僧指空禅师续建,扩大规模,修建了金碧辉煌、宏伟壮观的“诸天楼阁”,名震滇北,并亲自题写“正续禅寺”寺名。后来,据说建文帝朱允文在“靖难之役”后,逃出南京城,八千里芒鞋徒步,遁迹狮子山正续禅寺为僧。
在正续禅寺内大雄宝殿的柱子上,有这样一副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联内所说的皇觉寺,指朱元璋早年为僧之所;“叔负侄”指朱棣篡夺了侄儿朱允炆的帝位;“衣钵相传”概括了祖父朱元璋由僧为帝,孙子朱允炆由帝为僧的沧桑巨变。一副楹联,说尽了明朝这段千古巧合的无情史实!
狮子山景点众多,其中就有不少与建文帝有关。正续禅寺里的“翠柏亭”,是建文帝当初修行时居住的地方,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淋,已经变得斑驳沧桑。翠柏亭前面花台上有两株高大的柏树,一株形似腾飞的巨龙,一株如站立的凤凰,这两株柏树是建文帝亲自栽种,精心培育,经过了几百年的时光,依然苍翠欲滴,傲然挺立。
除了翠柏亭的龙凤双柏是建文帝栽种的,正续禅寺中还有两株孔雀杉、一株茶花、一株牡丹花也是建文帝亲手栽种。其中两株孔雀杉名叫“乾坤双树”,树形巨大,树干笔直,直插云霄,分立在大雄宝殿的两边。建文帝栽种的茶花名叫“九星十八瓣茶花”,枝干较长,体型巨大,花开之时美得不可方物。
当年建文帝亲手栽种的牡丹花是一株白牡丹,历经600多年沧桑仍然盛开不衰。花开时,花如盘大,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花朵无比有灵气,乃花中上品。此后,武定狮子山就与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狮子山牡丹也因生长海拔最高、花冠最大、花期最长、开花最早、花色最艳等特点而被誉为“中国牡丹之最”,名扬国内。
除此之外,狮子山正续禅寺内的很多建筑、碑刻、花草都与建文帝有关,正续禅寺简直成了建文帝的“博物馆”。从高处俯瞰正续禅寺,整个建筑酷似南京明代宫殿,在绿荫掩盖下尤为壮观。1987年12月,狮子山正续禅寺被评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楚雄微旅游 文丨李银娟 整理